電子報詳情頁

中美不會形成新版「廣場協議」

  圖:鄭永年認為,中國已經進入技術引領經濟的時代。圖為重慶一家車廠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李望賢深圳報道:鄭永年指出,儘管中美一直在打貿易戰,但從去年到今年一季度中國的對美出口數據依然增長,至少說明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中美兩國經濟上的互相依賴度很高,甚至美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度更高,很難在短時間內脫鈎。第二個是,從美國的進口數據來看,「再工業化」實際上是失敗的,至少前八年是失敗的。第三個是,特朗普想把工業轉移到越南或者其他國家,實現近岸外包或者遠岸外包。現在看來,這個策略也是失敗的。特朗普現在力推「再工業化」,但是基本上也不會成功。

鄭永年認為,中美貿易戰不是說對中國沒有影響,但實際上是中國經濟更具韌性,更強大了。中國已經進入了技術引領經濟的時代。未來有兩點非常重要。一點是,國內市場的拓展非常重要。國內市場需要趕緊拓展起來。另一點,最緊迫的還是要發展,通過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經濟發展需要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而這通過基於技術進步的產業升級才能實現。「一定要構建、強化自己的現代產業體系,這是我們的經濟韌性所在。」

有人猜測,中美會不會像1980年代一樣形成一個「廣場協議」呢?鄭永年認為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中國不是當年的日本。當年日本的安全完全是由美國掌控的,美國可以輕易打壓日本,但中國並不是這樣。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