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逍遙遊》云:「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到底古人眼中「不知其幾千里也」名為「鯤」的大魚,究竟有多大?千百年來,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三、四月是候鳥的遷徙季,也是人們觀賞「鳥浪」翻滾的最佳季節。春風至候鳥歸,鳥群集結高飛,形成一浪高於一浪,由單一或多種鳥類組成的「鳥浪」,變化萬千。
卧龍湖,是遼寧省內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湖域面積多達一百二十七平方公里,成為亞洲東部鳥類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四月初,卧龍湖濕地萬鳥成浪、遮天蔽日的壯美景象,出現在電視聯播的畫面上,恰似鯤鵬遨遊,觀眾驚呼:《逍遙遊》照進現實,「鯤之大」具像化了。
在西遼河支流老哈河奈曼旗段,今春已有一百二十七種、八萬餘隻候鳥在濕地停歇,牠們或覓食於水邊,或棲息於水草之間。成千上萬的候鳥在河面上翩翩起舞,不斷地變換隊形,如烈風下雲捲雲舒,震撼「鳥浪」來襲。
濕地是鳥類的天堂,觀賞鳥浪的最佳地點,多為入海口或江岸湖區,如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遼寧丹東鴨綠江口濕地、福建泉州灣等,都是攝影愛好者拍攝「鳥浪」的熱點。在天津濱海新區,早春時節有網友在高速路上駕駛,目睹一群密集的鳥群遷徙,「鳥浪」長達百餘米,彷彿絲帶長空飛舞,有序飄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