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金融監管總局、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方案》從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機制、產品體系、專業能力和風控能力建設出發,提出七方面20條措施。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3部委發布文件,就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提出具體要求。我認為文件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5〕8號)有關要求,探索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要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需要多個部門政策組合,挖掘增加金融資源供給,暢通科技三資迴圈,促進科創產業融合,持續推進科技金融服務提質、擴面、增效,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機制建設
一要健全機構組織體系。鼓勵金融機構結合實際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內部管理架構,向科技金融專業或特色分支機構適當授權。
二要優化內部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適當提高科技金融相關指標在內部績效考核中的佔比,適當提高科技型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切實提升業務人員支持科技創新的主動性。
三要做好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做好國家科技重大專案、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基地的金融服務。一視同仁服務民營、外商投資的科技型企業和研發中心。
四要完善科技金融服務生態體系。支持各級政府、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創業投資基金、第三方中介服務機構等共建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生態體系。
二、加強科技金融產品體系建設
一要加大科技信貸投放力度。加大科技型企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投放,靈活設置貸款利率定價和利息償付方式。對於經營現金流回收周期較長的流動資金貸款,銀行可適當延長貸款期限,最長可達到5年。
二要優化科技保險保障服務。引導保險公司健全重大技術攻關風險分散機制,提供覆蓋科技創新活動全流程的保險產品。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和相關從業人員保險供給,提升健康管理、養老服務、職業責任等方面保險保障質效。
三要推進科技金融政策試點。將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有序擴大至具備經濟實力較強、科技企業數量較多、研發投入量較大、股權投資活躍等條件的地區,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發起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深化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支持保險公司發起設立私募證券基金,投資股市並長期持有。開展科技企業併購貸款試點,研究擴大試點銀行、地區和企業範圍,支持科技企業特別是「鏈主」企業進行產業整合,暢通資本迴圈。開展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發展知識產權金融業務,研究擴大知識產權內部評估試點。
四要加強與創業投資等機構合作。鼓勵銀行依法合規與投資機構合作開展「貸款+外部直投」業務。鼓勵保險機構加大創業投資支持力度,發展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
五要支持科技型企業債券融資。鼓勵銀行機構為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發行科創票據、資產支持票據、資產擔保債券等提供承銷服務。支持銀行保險機構、資產管理機構等加大科創類債券投資配置力度,推動保險機構投資資產支持計劃等證券化產品。
三、金融機構要加強科技金融專業能力建設
一要強化數字賦能,鼓勵金融機構研發數位化經營工具,增強企業識別和篩選能力,提升經營管理質效和風險防控水準。
二要健全科技金融風險分擔機制,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通過組建共保體、再保險等方式分散科技保險風險。
三要促進企業資訊共用,推動強化科技創新相關領域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為科技信貸評審和保險定價提供資訊支持。
四要改進第三方中介服務,提供有公信力的科技諮詢、科技價值評估、技術風險評價服務。
(作者為IFF副理事長、原中國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
(www.if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