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柏林漫言/和牛品鑒會\余 逾

隨着素食風在柏林日益增長,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素食餐館,部分學校幼兒園甚至只提供全素午餐……有時候,這讓我恍惚覺得肉都要逃離柏林了。

然而最近受邀參加了一場日本和牛品鑒體驗活動,沒想到在柏林,還能吃到如此驚艷的饕餮大餐。這是一場由柏林一家日式鐵板燒餐館和日本和牛農場聯合舉辦的和牛品鑒會。品鑒會邀請了柏林飲食屆諸多餐館「大佬」們──德餐、中餐、日餐、美式西餐,各種餐館老闆齊聚一堂。

和牛品鑒會的門口還特意掛了遮簾立了牌子──「僅限受邀客人」,讓整個品鑒會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餐桌上有日英德語三種語言的和牛介紹冊,那本黑色牛頭封面的小冊子背面印着簡單直接的廣告語──「它實在是太好吃了,吃了還想吃!」我忍不住笑了起來。

主辦方作了充分的準備,介紹冊上不僅有專業的牛肉部位劃分,還有為完全不懂和牛的客人介紹的和牛基本信息。比如和牛叫「Wagyu」,「wa」就是「和」,意指大和民族日本,「gyu」就是日語的牛,所以「Wagyu」其實就是日本牛的意思。而特定地區生產的和牛也有自己的名字,比如鳥山和牛,精心飼養的頂級和牛──尾崎Ozaki和牛。

我一邊看手上的簡介一邊聽主持人在大屏幕前講解了和牛的相關知識,然後是專業廚師現場展示和牛各個部位的質地和如何分解。廚師拿出一整塊和牛「臀尖肉」,讓我們摸一摸。這塊肉的面上雖然是一整塊脂肪,但這塊脂肪中軟的部位一般不適於食用,而硬的部分卻是可以的。接着他又展示了不同部位不同紋路的和牛該如何切,切下來的牛肉片有的很有韌性,讓我們試着扯一扯,發現都扯不爛,而有的肉切下來輕輕一捏就碎了。同是牛肉,質地的區別竟然如此之大。

接下來便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試吃品鑒環節。第一道是開胃沙拉,其中沙拉醬是用水果蔬菜打成汁,做成的特製醬料。第二道是涮和牛肉,用的是牛眼肉切成薄片,在蘑菇洋葱昆布湯裏燙幾秒夾起來,不需要再額外加任何調料。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是口感軟嫩鮮香,刷新了我對涮肉鮮味的認知。第三道是用牛腿肉做的低溫和牛,外酥裏嫩入口即化。第四道是燒汁牛肉蓋飯,搭配上「秘製」醬料,又是嶄新的口感。最後是壓軸戲鐵板牛排,用的是頂級的部位西冷和牛排,煎到四五成熟,牛肉的鮮香加上和牛牛脂的乳香味,這正是和牛絕妙之處。

和牛的肉香味飄滿整個餐館,真是不大符合「素柏林」氣質的一場盛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