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季中國GDP按年增長5.4%勝預期,不過,隨着美對華關稅措施升級,中國外需前景不確定性加大。受訪專家指,美對華關稅對今年中國經濟的拖累或在0.7至1.5個百分點,但可通過加大財政刺激等加以對沖,「中國有足夠的對沖手段,實現全年經濟『5%左右』增長沒有特別大壓力」。瑞銀宏觀研究負責人向《大公報》表示,中國政府或追加1萬億至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財政刺激措施,降準降息有望於4、5月迎來操作窗口。
「得益於出口的前置,以及宏觀政策引導下的消費復甦,首季中國GDP走勢優於預期。」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觀察到,持續的設備升級、更強勁的人工智能領域資本支出,使得首季中國製造業投資實現9.1%的增長,而地方政府債券的加速發行,也帶動基建投資增速升至5.8%。
「上季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但從月內高頻數據看,出口端已有趨弱跡象。」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測算,美對華關稅對中國GDP的拖累或在0.7至1個百分點,中國完全可以通過增發特別國債等方式予以對沖。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坦言,美對華關稅加徵力度遠超常規,初步估算,對華關稅每加徵10%,中國出口或下降2%至2.5%。在美對華關稅未減免情況下,今年中國出口或下滑8%至10%,對應拖累GDP增速1至1.5個百分點,不過「相關損失在加大投資、消費等政策中完全可以對沖」。
降準降息隨時可出台
宏觀政策方面,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預計,本季財政對投資、消費的支持力度不會減弱,加之貨幣政策表述明確「降準降息已留有充分調整餘地,隨時可以出台」,宏觀政策對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的支撐仍會繼續。為對沖「關稅戰」的短期擾動,擴內需、穩增長政策應續發力,將於本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是重要的政策窗口期,預計政策節奏和力度均將提升。
全年經濟增長5%壓力不大
馮建林表示,面對嚴峻的內外部環境,財政端發債速度可繼續提速,人民銀行有望適時降準降息。即便「貿易戰」對中國經濟構成擾動,中國仍可通過加大財政刺激等方式予以對沖,實現全年經濟「5%左右」增長沒有特別大的壓力。
胡一帆相信,除今年3月的2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外,或續追加1萬億至3萬億元的刺激措施。此外,人民銀行繼續寬鬆政策,預計4至5月或降準1至2個百分點,同期政策利率降幅或約0.3至0.5厘。
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