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易新形態對香港中小企業的影響甚大,香港鞋業商會會長林廣德向《大公報》表示,現時港商很多工廠停擺、資金鏈斷裂。據他透露,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劇烈波動衝擊,受影響企業大多有五個批次出口貨物陷入資金凍結困境:已啟運的第一批貨物、滯留港口的第二批貨物、完成生產的第三批存貨、生產線上的第四批半成品,以及備料待產的第五批訂單,均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
據林廣德了解,至今為止美國仍是部分香港中小企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尤其是國家改革開放後,本港企業幾乎全部依賴外銷市場,儘管專家人士多年呼籲拓展內銷市場,但跨境稅制差異、渠道建設成本等現實壁壘,令不少企業卻步。
「就算將生產線搬去東南亞也難以『走脫』。」林廣德解釋,現時最辣的「對等關稅」只不過維持90日,但特朗普任期為4年,並且下一任美國總統的措施亦難預料,加上現時全球多地供應鏈都並不理想,外遷難以奏效。對於美國頻繁反覆、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林廣德不諱言,面對沒有信譽的特朗普,放棄該國市場是最好的出路。
實際上,就2024年香港商品外貿整體表現來看,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增長8.7%,進口貨值按年增長6%,出口增速快於進口,也顯著高於GDP增速,外貿仍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把握人民幣國際化紅利
轉機正在新興市場顯現。隨着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且與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的關係亦愈趨緊密,加上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貸款和債券融資方面的重要性持續提升,為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提供新選擇。林廣德認為,把握人民幣國際化紅利,深耕東盟、中東等增量市場,是破局關鍵。
另外,他強調:「港商亟需轉變上世紀八十年代『單打獨鬥』的模式」。他表示,對於很多港商而言,開拓新市場是一個全新開始,無論是語言、文化還是金融方面其實都非常需要國家以及特區政府的支持,「該過程只有背靠祖國,才能行得順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