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自由談/李丹崖\說杏花

  圖:杏花枝頭春意鬧。\新華社

喜歡「杏花春雨江南」一句。拆散來看,六字皆成好意象;合在一起,又是絕佳養眼的好畫面。

杏在吾鄉是尋常植株,尋常卻討喜。故里有杏,種在水邊,二三月,杏花早開,遠看是雪,是喝了點小酒有點微醺的雪,帶有稍稍的粉在。杏花綻放,風一拂,瓣瓣飄落,意象就更美,杏花瓣落在了腳下的溪水裏,有草魚躍出水面去吞咬,好不安分的魚,躍出水面的瞬間,陽光照在魚鱗上,一道亮白,似銀刀。那時候,我就想,吃了杏花的魚,也許肉質更細嫩,腥氣全無,實因那些瓣瓣落花改變了魚的體質。

杏花的美,不僅在於它隔着太陽看,粉白無瑕,像是春日一場盛大繽紛的雪事。更在於它隔着月亮看亦絕美,杏花透月,有接近玉質的美感,難怪汪曾祺先生說:「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舊時春日,家裏有一架可移動的地鍋,杏花開時,祖母就央人把地鍋架到樹邊去做飯,祖母喜歡做的一道菜是地鍋豆腐,搭配一些春日的時蔬來燒,當然也燒一些河鮮。祖母在地鍋裏煮豆腐的時候,鍋鏟與鐵鍋之間形成的奏鳴曲,加之鍋中美餚的裊裊香氣,會把樹梢上的杏花饞得飛身以赴,落在了鍋灶內。祖母亦不會把這些杏花撿出來,姑且與豆腐一同煮,杏花陰裏煮豆腐,有大俗大雅的美。

提及杏花,就不得不提古詩詞中所言及的「紅杏」,譬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一枝紅杏出牆來」,就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言及稻香村兼提杏花,說:「有幾百株杏花,盛開時如噴火蒸霞一般。」杏花真有紅的嗎?

顯然沒有。此處的「紅杏」顯然並非指杏花是紅色,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是想像派。而是說杏花開的時候,枝頭陽光大好、花放千樹似錦,有通感的成分在,是心情賦予了杏花是火紅的顏色。

說法二:是婉約派。說是用紅杏來指代女子。所謂「紅杏枝頭春意鬧」,說的是春日裏的女子待字閨中,有對春日和愛情的無限嚮往,搔首踟躕,心嚮往之,可謂「春意在懷」;至於「一枝紅杏出牆來」和後來被用濫了的「紅杏出牆」,不用解釋,大家即知何意。《紅樓夢》中,稻香村裏的李紈冷清落寞,卻伴有幾百棵如此喧鬧欲燃的杏樹,此「杏」是諧音「幸」,後來,李紈教育賈蘭成才,復興賈氏一門,可謂「極其幸運」。

杏花好,人觀杏花,心有千千結,一萬個人眼裏有一萬種杏花風情。其實,換一個思路想,一樹那麼美妙的杏花,被人說三道四,對杏花是有失公允的。怎麼辦呢?樹大招風,花美招流言,有杏以來,何止千年萬年如一瞬閃過,大風摧枯拉朽,吹落了杏花,更吹落了不為人所知的流言蜚語,如杏花飄散。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