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維港觀瀾/香港做好「內聯外通」 應對美方無理霸凌\董光羽

多年來橫行霸道的美國,近年以不同藉口打壓中國,香港作為國家最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自然亦成為打壓的對象。繼向「零關稅」的香港開徵所謂「對等關稅」後,美國早前亦宣布「制裁」六名負責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和特區政府官員。特區政府要在中央支持下,積極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在國際社會上結交更多朋友,應對美方的無理霸凌。

中央為港反制美方霸凌

針對美方無理制裁負責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和特區政府官員一事,外交部日前宣布,中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規定,決定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國會議員、官員和非政府組織負責人實施制裁。外交部發言人重申,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不容美方干涉,美方在涉港問題上的任何錯誤行徑,都將遭到中方堅決回擊和對等反制。

濫施非法單邊制裁,是美國最常用作打壓競爭對手、欺凌其他主權國家或經濟體的齷齪手段。中央對美國官員實施對等反制,再次證明祖國永遠是香港最堅實的支持;國家的支持,亦是香港抵禦美方關稅戰的最強後盾,令香港可放心盡可施為,尋出路、拚經濟。

特區政府訪中東為港尋商機

面對美國的打壓,香港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將出訪中東,帶領本地和內地企業一同走出去,拓展中東等新市場。今次將是李家超上任以來,第二次訪問中東,更是首次有內地企業隨香港團出訪;這不單突顯香港作為國家與世界「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更是香港在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做好「內聯外通」的具體說明。

近日有財經界人士撰文指出,中東市場近年憑藉其獨特的經濟優勢和市場潛力,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重要目標市場。中東擁有龐大消費市場規模,消費者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加上中東各國為吸引外資、促進貿易發展,實施一系列優惠貿易與投資政策,包括降低進口關稅、簡化貿易手續等,種種因素疊加起來,市場發展的潛力無限。

「內聯外通」相輔相成

除了「外通」,現屆政府亦非常重視「內聯」。執筆之時,正值李家超率團訪問浙江,出席「浙港高層會晤暨浙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以及到寧波參加投資香港推介大會「浙江(寧波)專場暨甬港經濟合作論壇」。浙江是中國創新科技大省,近年在杭州崛起,聚焦於機器人、人工智能、遊戲開發、腦機接口等領域的「杭州六小龍」,更加是創新科技領域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新貴」。

李家超今次一行除了將與浙江省、杭州市和寧波市領導會面,同時會到訪當地創新科技的設施和項目,相信亦會藉機向當地龍頭創科企業取經,加強香港在創科發展的力度和速度。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一國兩制」中「兩制」的優勢,在國家整體布局下擔當着重要而獨特的角色。浙港兩地加強雙方合作,可以達至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既為香港企業帶來發展機遇,香港亦可以藉其國際化優勢協助「杭州六小龍」及浙江省不同企業「出海」,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關稅戰是「危」亦是「機」

相較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主動挑起關稅戰的變相「閉關鎖國」,香港的自由開放、對「零關稅」的堅持實施,在當今紛亂的國際局勢之中尤其是難能可貴。英國權威雜誌《經濟學人》日前發表題為「貿易戰可能扭轉香港商業下滑之勢」的評論文章,將中美關稅戰形容為「禁運」,分隔全球兩大經濟體,而在這動盪時期,香港就成為一個可以讓中國企業吸納外資,同時讓外國人把握中國增長的地方。

該評論指出,對中國企業來說,香港擁有進軍海外所需的國際資本及專業知識,不少銀行家已由新加坡返回香港,香港的外國律師事務所數量亦已回升至84間,再加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令到香港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外國企業走進中國的理想選擇。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最強的資本和優勢。做好「內聯外通」,為香港企業搶找內地不同的發展機遇,同時做好國家與國際社會的橋樑角色,為香港及國家引進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投資者,這些是香港的價值和強項所在。面對來勢洶洶、行事不講道理、不守國際規則及秩序的美國,關稅戰對香港是「危」,但同時亦是「機」──香港既無法置身事外,亦不能袖手旁觀,香港社會必須齊心應對,積極善用優勢努力發展香港經濟,同時為國家所需貢獻香港所長。

時事評論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