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寅恪大家也。當年應聘清華教授,既不拿出梁啟超的推薦信,亦無「洋文憑」,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正在考慮,正巧清華要對新入錄的文理科學生出題目考作文。要求題目一目了然,又適用於文理兩科學生,且一文試高下。梅校長交代給陳寅恪,可以考慮再三,因是試題故請保密。當梅校長說完要走時,陳寅恪把試題已寫好,反扣在桌上,早梅校長一步起身告辭。梅貽琦大驚,走過來,翻開扣在桌上的紙一看,驚喜異常,當即表示請陳寅恪入清華任教授。紙上寫着四個字:夢遊清華。陳寅恪「懂」夢。
民間有語錄:酒後吐真言。其實酒後多狂言,多演戲,酒後的話無真話。馬連良先生唱過的「蔣幹盜書」就是一例。但夢中的話皆真話。不騙人也不騙己。痴人說夢,非惡語。傻人無假,夢是真夢,你以為是傻人說傻話,其實是你不懂夢,焉知傻人之傻夢不是三百年後的真人真事真景?記得電視劇《潛伏》中有這樣一段戲詞:一位潛伏在敵人心臟的卧底,在夢中說了一句,「把茶葉交給克公同志。」就這一句夢話,使潛伏至深的一張地下網被無情破獲,四位同志犧牲。這是一件真實事件。以後一些反諜機關便開始專門研究夢,研究怎樣識別夢,怎樣讓人說夢話。研究認為,大腦是「收藏記憶的圖書館」,而夢是「圖書管理員」,它把重複的記憶放在同一個書架上,把不太使用的記憶放在書庫的最裏面,在睡眠中進行分類。任何進入大腦的信息,它都會收藏起來,整理出來分門別類,人不可能改變它,刪除它,這些信息都是真實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用強迫去重複它,敘述它,偽造它,夢會一字不錯地反映它。在夢面前,人絕無秘密可言。「余則成」可能將永不復存在。
可能在不太遙遠的將來,每件事、每個人都可能是透明的,夢是七彩的,也是無私的,也可能是可怕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