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HK人與事/行街有感\殷楚紅

  圖:商場中央「森林」中的下沉庭院。/作者供圖

北上旅行消費熱潮持續。每每深圳有新開業的商場或是有新的娛樂、美食活動,總會吸引大批人潮,其中當然不乏距深圳「一步之遙」的港人。於是,緊跟潮流,我決定去探一探上年秋季新開業的坂田萬科廣場。在一個周六的早上即興買票,十幾分鐘之後已經身處深圳北站。

轉乘的士再十幾分鐘,已經到達目的地。穿過一條木棧道,便看到商場其中一個正對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主入口,LED炫彩燈光點綴着連排二層高的「門」型裝飾,強烈的序列感預示即將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空間。

果然二十米之外「別有洞天」。滿眼的綠層層疊疊、高高低低、或濃或淡,四棵木色傘狀巨樹的構築物和兩棵猴麵包樹直衝雲霄,成為整個城市森林的視覺焦點。步行其中,主角們是各有特色、不盡相同的奇花異木,有原生於熱帶的鳳梨類,鮮黃色的大朵花苞形似蓮花,卻又生在粗糲的莖桿之上,引得路人頻頻駐足;有叫不出名字的珍奇蘭花品種,不似通常所見的亮麗粉色或是玫紅色,而是一種低飽和度的淡紫色和淡粉色,成串的花朵低低垂下,滿是嬌羞;還有許多更少見的蕨類植物,瀰漫在一陣陣用於維持濕度的水霧中,給人進入了熱帶雨林的錯覺。除了綠色的視覺享受,不絕於耳的淙淙水聲也是一場聽覺盛宴,淺水池的小噴泉冒出一股股小水柱,魚躍龍門般竄上跳下,有的小孩更是專注地趴在池邊,目不轉睛地觀察水的波紋和脈動,相比於看網絡視頻,現場聆聽、觸摸、感受到噴泉水流濺起的水花的冰涼更為真實,也令商場「自然探索博物園」的理念名副其實。

主入口一側袋形花園空間束口處的城市廣場,尺度和圍合感都恰到好處。十多米高的珍稀動物黑臉琵鷺的巨型雕塑是當之無愧的極佳打卡點,人們爭相合影,孩子們更是在匙狀嘴部玩起滑滑梯。地面上類似斑馬線的藝術圖案一條條寫滿春天的詩詞妙句,不禁令我期待下個季節有會有什麼樣的驚喜呢?

逛完一圈商場的外部空間,這才進入正題,一進室內,白色和木色的主色調給人溫暖之感,中庭的天窗給整個商場帶來柔和的自然光,走在商業動線上,時不時可以見到綠色植物,也會在不經意間走到半室外的開放空間,便又是見到鬱鬱葱葱的中央「森林」。很多餐飲店舖也積極回應商場的在地自然的主題,各顯神通,用大小盆栽、樹池圍合出不同體驗感的用餐區,讓客人最大限度地享受綠色、享受自然。

行玩一圈,感受頗多。其實用綠色、生態和自然作為商場設計主題並不是一個太過新潮的理念,但很多都局限於垂直綠化外牆、屋頂綠色花園或是室內設計增加一些綠色植物的元素的做法,聊勝於無,卻較難給人太深刻的自然體驗。而今次所參觀的商場在我看來似乎是將一種新的購物模式以較高的完成度呈現在公眾面前。同時,我猜想建築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必然有細細推敲過如何處理建築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關係,如何讓人身處在一個建築及其圍合的室外空間中盡可能的與周圍環境「五感全開」的互動。正如那日下午的一陣春雨中,嘩嘩的雨聲和下沉廣場水牆的疊水撞擊地面的聲音那麼協調地交融,伴着雨中泥土的清香,濕氣在耳邊氤氳,目之所及一片蒼翠,好一個「在地自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