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飲饌短歌/市井傍晚的遺憾(上)\徐成

昨日下班前,想着即將去日本度假,給朋友的手信還沒準備,於是決定去太子的陳意齋採購點本地特色的小零食。以前常在機場買半島酒店的餅乾、醬料和巧克力作手信,後來覺得此物雖包裝精美,但並不算十足的香港特產,其他地方也有半島酒店,它家的吃食到處都可買到了。於是我開始尋覓些市井好物,不在外表的華麗,只求內裏的優質,陳意齋是我最近的心頭好。雖然市井,但能吃出真正的香港味道,帶給識貨的異國友人正合適不過。

可惜到得晚了,它家最出名的燕窩糕已賣完,只能挑些其他糕點果脯贈人。據說一直堅持自設廠房手工製作,尤其這燕窩糕每日供應有限,且賞味期限六日,去得遲了買不到,放得久了則嘗不了,有一種老派的講究。燕窩糕裏確實是有碎燕的,但此物好吃的關鍵並不在燕窩的多寡和質量高低,而在於糕餅綿軟清香,與少許燕窩內餡相得益彰,入口不甜膩,回味又絲絲甜順,讓人吃了一條又想吃一條。除了燕窩糕,它家的其他零食也都味道不錯,於是買了些薏米餅、素燒鵝、話梅肉和杏仁餅。

初識陳意齋緣起於許多年前某次飯局,一位朋友帶了它家的蝦籽紮蹄,我一嘗覺得味道不錯,就將這市井老店默默記在心底了。紮蹄雖有個葷名,其實是素食,做法是將腐竹層層捲紮;當然蝦籽紮蹄就沾點葷腥了。一九二七年,陳照寰幾兄弟在佛山創立這個品牌時,是否想到能夠基業長青至百年而不倒呢?也許當年創業的人從未有此規劃,只將眼前事做好,身後事誰又能說得清楚呢?百年商譽都是每日如履薄冰般一步步踏出來的。

走出陳意齋太子店時,正值夜幕時分,路人行色匆匆,或回家或外出覓食,街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當年剛搬來香港時,我在此地住了近六年,這裏的市井味濃郁,是香港最具市民生活氣息的地段之一。搬家後,許久未回來,沒想到傍晚時候,此處還是這般車如流水馬如龍。越往旺角走,越覺得人流如鯽,竟至摩肩接踵,一路上雖然喧囂嘈雜,卻讓我覺得充滿了生命力。

既然許久未來,於是我決定去附近的好旺角麵家吃一碗當年我最愛的蝦籽撈再走。以前住太子一帶時,隔三差五就來好旺角吃蝦籽撈和白灼菜心,蝦籽撈給料足,蝦籽鮮香;麵條有嚼勁又順口,口口都透着幽幽的豬油香,又從不喧賓奪主;而且過碱功力了得,雲吞麵從無惱人碱水味。白灼豬潤也美味,煮到恰好熟透,無血色無異味,口感軟嫩順滑,十分鮮美。還有肥瘦得當,燉到軟糯黏口的牛腩和鮮香潤口的南乳豬手,也是我偶爾會點的。最重要的是,連普普通通的白灼菜心,此處也做得軟嫩入味,絕無老莖塞牙之憂。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