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台灣觀察/賴清德討好美國「神操作」讓台民眾吃苦\蘇 虹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月指控台灣地區奪走美國所有芯片業務,宣布對台灣地區加徵32%所謂「對等關稅」。對此,賴清德當局一系列「神操作」讓人大跌眼鏡:先是表明不會報復美國對台加徵關稅,後又稱將推動兩岸「脫鈎斷鏈」作為與美談判的籌碼和向美表忠心的投名狀,如此卑躬屈膝、任人予取予求,表明賴清德當局已成為台灣利益出賣者。

自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後,賴當局持續遭到島內輿論猛烈抨擊,民眾怒批賴當局對關稅戰毫無準備、更無章法。台灣行政部門因應美國加徵關稅,提出九個方面20條措施,編列880億新台幣(約合26億美元)特別預算作為紓困方案。其後,賴清德針對美國加徵關稅公開喊話,提出「五大應變策略」,要民眾不要恐慌。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賴清德「應變策略」的最大亮點竟然是台灣對美將保持「零關稅」。由於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外貿,資源90%靠外面進口,產品90%靠外銷。一旦美國對台徵收32%關稅,將使得台灣對美出口銳減63%,GDP將下滑3.8個百分點,因此這一消息傳出後,立刻引起台灣各界極大恐慌。

要民眾「吃苦當作吃補」

但賴清德對此無動於衷。4月12日,賴清德在參與活動時公開表示,面對關稅衝擊,當局將「積極面對」,具體方法就是要台灣民眾「吃苦當作吃補」,他還強調「這就是台灣精神」。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當大部分台灣民眾對未來經濟前景憂心忡忡的同時,賴清德卻在一個音樂活動的錄製影片高舉「至少我們還有音樂」的毛巾;蕭美琴在社交媒體問民眾「清明節必吃的潤餅,大家都包什麼料呢?」;行政部門負責人卓榮泰在社交媒體保證「風險可控、政府有準備」,要民眾「安心入睡」。不少台灣民眾批評民進黨政客猶如生活在平行時空。

回想起來,賴清德早已「封神」。2016年颱風莫蘭蒂吹襲台灣,多縣市宣布停班停課,當時擔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在社交媒體發文並附上與剛放學的小朋友聊天的照片,以此表示抱歉。結果惹怒大批網友,甚至創出「賴神勸童」一詞,揶揄賴清德一邊作孽,一邊假惺惺。時間過去快十年,「賴神」本性不改,依舊作孽、依舊假惺惺。

美國關稅大棒襲來,賴當局採取的「完美對策」竟然是「對美零關稅」,並要台灣民眾「吃苦當作吃補」。有媒體嘲諷這完全是台灣經濟「吃土」、台灣民眾「吃苦」、民進黨「吃小補」、美國「吃大補」,但賴清德反正不會吃苦,因此,讓民眾發揚「台灣精神」,自己儘管發神經,只要保住自己位置就行了。

面對美國濫施關稅,大陸第一時間採取堅決有力的精準反制措施,加拿大、歐盟都已對美關稅採取報復行動,英、德等國也在醞釀採取報復措施,日本也表示不會妥協。然而,賴清德卻不斷巴結美國、討好美國,滿足特朗普貪婪,並一再對大陸使陰招、下狠手,此等下着之舉,讓賴清德當局「媚美賣台」的本質和怯懦嘴臉暴露無遺。

台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鼓吹台商加速撤離大陸,並聲稱台商赴大陸投資佔台總對外投資比例已從2010年的83.8%,下降至2024年的7.5%。其實,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大陸經濟穩定向好,能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開闢更廣闊空間。今年一季度,兩岸貿易額達705.6億美元,同比增長15.2%;大陸實際使用台資12.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1%;新設台商投資企業1592家。越來越多台商台胞用實際行動證明大陸始終是廣大台商台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

搞「脫中入北」是痴人說夢

相反,台灣在美國投資卻累遭挫折。今年3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並公布額外投資1000億美元用於美國工廠建設的計劃,這將提升台積電在美國生產的芯片產量。但一個對比強烈的事實是:台積電財報顯示,2024年,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廠虧損近143億元新台幣。同時,台積電在日本和歐洲地區分別虧損43億多元新台幣和5億多元新台幣。而台積電在南京的工廠去年則錄得近260億元新台幣盈利,表現亮眼。難怪有媒體認為,「台積電在大陸賺的錢都去美國交學費了」。

「大陸始終是充滿機遇的沃土」。儘管賴當局企圖以推動兩岸「脫鈎斷鏈」作為與美談判的籌碼和向美表忠心的投名狀,千方百計阻撓兩岸包括經濟方面的正常交流,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多年來大陸一直是台灣地區的第一大進出口市場,也是其最主要的貿易順差來源地。賴當局企圖以推動兩岸「脫鈎斷鏈」,搞「脫中入北」,妄想從依賴大陸市場,轉向與美國及其盟友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與產業合作關係,完全是痴人說夢。而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賴清德當局的滿意度首次出現「死亡交叉」,意味着賴清德必將自食肆意妄為的惡果。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