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論風生/融入國家AI發展戰略 推動香港金融科技創新\陸文英

過去幾年,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推動科技與經濟發展,以多種形式深刻影響和重塑人類社會。隨着中美在AI領域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正加緊建設AI全要素功能平台。在新賽道的科技競爭中,我國洞燭機先,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任務,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

無數事實證明,中國發展科技創新壓不倒、打不垮、擋不住,只要我們堅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面對美國的打壓,我們完全有信心和能力化危為機、贏得主動。

隨着AI基礎建設不斷強化,AI應用日益廣泛,我國AI走向產業化發展階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規模達3278億元,較1991年成長233倍,年平均成長18.6%。我國已初步建構較為全面的AI產業體系,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產業鏈覆蓋芯片、演算法、數據、平台、應用等上下游關鍵環節。

AI開始形成生氣勃勃發展態勢。據世界知識財產權組織的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AI專利申請量超3.8萬件,居世界第一。2024年我國AI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人民幣,連續多年維持20%以上的成長率。當前,我國在AI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已居全球首位,截至2025年4月9日,我國AI專利申請量達1576379件,佔全球申請量的38.58%。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智能數控系統正式推出,這是全球首台整合AI芯片與AI大模型的數控系統,能讓工業母機操作精度在原有微米級基礎上再升30%,加工效率提升5%-10%,協助我國工業母機邁進產業鏈之高階。

今年以來,國家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現,我國人工智能產業不斷迎來高光時刻。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憑藉成本效益、推理速度以及開源生態迅速火爆全球,令世界刮目相看。在產業端,超大規模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使得AI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農業領域,AI為作物生長匹配更好的溫濕度;無人礦山、無人港口有力改善勞動條件……

我國AI技術新成果、新創意、新信息幾乎是每日迭代更新,從智能語音助理到智能駕駛,從智慧醫療到智慧製造,從智能庭居到智慧港口,我國在AI領域的技術突破、產業應用、政策支持以及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成功、成就不斷爆發湧現,令人應接不暇。

我國科技的崛起強盛不是偶然的,是在國家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是全國人民數十年奮鬥的結果,是一個龐大科技生態系統長期協同演化促成的結果。

AI正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引擎。根據中國國際金融發展研究院的估算,我國AI產業的市場需求到2030年將達到5.6兆元,2024至2030年間我國在AI產業的總投資規模將超過10兆元。我國已累計培育400餘家AI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AI產業生態持續優化。我國科技基礎及生態已建構起涵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的完整產業體系,將進入一持續發展壯大期。

要成為AI發展的重要節點

在國家大力發展AI戰略的推動下,香港亦正以其獨特的科研優勢和創新活力,未來要成為AI發展的重要節點。尤其在金融業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國際創科中心,AI技術發展迅速,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日趨廣泛。根據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75%的受訪金融機構已經推出至少一個Gen AI的應用,或者正在進行試行計劃和構思。此外,2023年香港金融機構的生成式AI使用率高達38%,遠高於全球平均的26%,表明香港金融業在AI應用方面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為了持續推廣AI在金融業界的應用和發展,特區政府去年發表有關在金融市場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的政策宣言,提出金融市場應用AI具有數據導向、雙面效果及充滿活力,推動金融市場負責任地應用AI。宣言涵蓋數項重點,包括採取雙軌模式,以促進金融服務業應用及發展AI,同時應對潛在挑戰。這是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體現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前瞻和創新活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