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澳門考察調研的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昨日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4點希望」。這「4點希望」具有高度的啟示意義,尤其是在當前關鍵歷史節點上,工商界只有堅定地和祖國站在一起,挺起脊樑敢於鬥爭,才能經受住風雨洗禮,贏得發展、贏得未來。
資本無國界,商人有祖國。沒有祖國的強大,哪來企業的發展;沒有國家的堅強後盾,就沒有企業的根,這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作為推動港澳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立場上要特別清醒,行動上要特別自覺,在風雨洗禮中淬火成鋼。
在面對霸權行徑、面對國家重大利益受損的重要關頭,如果下跪求饒,甚至主動獻上「投名狀」,不會有好下場,也必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所不齒。例如,近期在巴拿馬運河港口交易事件中,相關企業拒絕承擔最基本的責任,甚至做出主動資敵、助敵行為,直至昨晚還在發聲明狡辯,這樣的企業不可能有未來。大浪淘沙,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緊要關頭,企業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4點希望」中的第一點便是「發揚鬥爭精神,團結一致愛國護港、愛國護澳」。正如夏寶龍主任所指出,當國家利益受損時,大家應挺起胸膛堅守國家利益底線,自覺將自身事業與港澳繁榮和國家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同時,要堅定發展信心,扎根港澳繼續做大做強;要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重圍擴大開放、擁抱世界;要面向海外講好港澳故事,旗幟鮮明唱響港澳、唱響中國。
實踐證明,企業和國家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只有將企業發展匯入國家發展的浩蕩洪流,才能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對霸權主義本性,絕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對於每一位華夏兒女而言,愛國是本分、是責任、是使命。工商界和企業家應當繼續傳承愛國心、桑梓情,用實際行動詮釋「商之大者,為國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