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倡導書法進學校,是施子清先生的初心和願望。近年他同故宮博物院合作編纂了精美而實用的《書法練習課程》,至今已送出五千多冊;他每年舉辦中小學學生書法比賽和全港青少年大獎賽,也在香港高校多次舉辦書法個展。施先生弘揚中華國粹之志,歷久而彌堅,他希望書法藝術在香港遍地開花,滿城芬芳!
施子清先生是香港繼饒宗頤先生之後最具有代表性的書法藝術家之一,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他的成就。這就是「越界而專業,多元而立體」。在商界他是企業家,曾被選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他創建並領導香港許多社會團體,並出任全國政協委員二十年,參政議政,寫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提案,在香港不同的歷史時期都作出貢獻,因此成為香港的社會活動家;而在文藝界他首先是詩人和作家。他的舊體詩詞,我讀過的超過八百首,他的詩集《雪香詩鈔》樸素而真摯,感動了許多讀者。他的讀書隨筆《詩詞拔萃》有香港與內地兩個版本,展現了高曠的意境和濃烈的家國情懷。他的散文《梅花、牡丹、國花》被收入香港高中語文教材。施子清先生還是一個資深的戲曲愛好者,對閩南地方戲和南音情有獨鍾,他會編劇會導演,年輕時甚至能粉墨登場。除此之外,他對中醫中藥和《易經》都有深入研究,他有中醫學院的畢業證書。
正因為具備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非凡的藝術才華,施子清先生的書法藝術骨力遒勁,筆帶風霜,氣勢磅礴,沉厚老辣,有非常強烈的個人風格,行家一見筆墨即可辨認出這是「雪香體」。他七歲開筆一碗清水寫方磚,八十年堅持不懈,現存作品超過一萬件,有些甚至可以推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施子清先生以他深厚的功力和宏富的作品名動兩岸四地。施先生告訴我們,書法家寫的是書家的閱歷、性情、學養和才情。他同時還是一位中國書法史研究家,他的巨著《書法經緯》就是一部很有創見的中國書法史,展現了老一輩書法家學藝雙攜的曄曄光榮。「越界而專業」,施子清先生當之無愧。
今年九月開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將為他在香港、北京、上海舉辦世紀大展,這是嶺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碰撞,這是一位九旬的藝術家對於祖國山川文化的禮敬和深度融入。屆時,將有一番盛況。我們在這裏預祝展覽成功!
施子清先生是當代香港書壇的領軍人物。二○一二年,他創辦了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團結了本港一百多位有實力的書法家,經常開展各種活動,組織講座,舉辦大型書法展,其中包括全國書法名家香港首展以及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近百位書法家參加的世界書法大展,龍飛鳳舞,盛況空前,觀眾說這是香港開埠來僅見。
施子清先生還創辦了《香港書法》季刊,至今出版幾十期,這是繼梁披雲先生的《書譜》之後,香港第二本書法專業雜誌,刊登了大量有學術價值的文章,全面報道了近十年來書壇繁榮發展的景象,梳理了香港百年書史,介紹了許多名家。除了在港發行,這本雜誌每期還分寄全國各省市書協,有力促進了香港與內地的藝術交流。
目前,香港書法界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可喜態勢。由施博士向教育局建言的培訓師資工作如期開展,全港中小學教師書法人才培訓隊伍快速茁壯成長,為「書法進學校」提供了朝氣蓬勃的生力軍。展望未來,香港的藝術春天快將到來,書道浪潮定然洶湧澎湃,這正是施博士殷切的期許。
人生豐富多彩,有人如一株靈異的小草,有人為一朵美麗的鮮花,有人為翠竹,有人為蒼松,更有人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正如蘇東坡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所說的「多元而立體」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