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電商巨頭京東集團(09618)於昨日收市後公布業績,今年首季集團錄得收入3010.8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5.8%,淨利潤同比大幅提升52.7%至108.90億元,同樣遠勝市場預期。
京東管理層指出,自2024年起國家推出的系列刺激政策成效顯著,其中「以舊換新」項目有效激發消費需求,不僅帶動家電及手機品類銷售增長,更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受利好消息帶動,京東ADR昨晚曾升逾4.88%,報37.81美元。\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
受惠內地消費情緒提振,京東首季收入同比增長15.8%至3010.82億元,經調整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43.4%至127.58億元。商品與服務收入均實現雙位數同比增長,且環比增速持續加快。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集團將持續強化供應鏈核心優勢,圍繞用戶體驗提升與用戶增長持續深化自營及物流布局。
在業務拓展層面,許冉透露即時零售與外賣等新業務已成為用戶增長新引擎。高頻海量訂單不僅完善生態數據體系,更創造交叉銷售機會與協同價值。針對自營板塊,公司將重點投入帶電、商超、時尚等品類,通過定製包銷、採銷能力升級及品類規劃優化,構建差異化商品競爭力,並藉規模效應降低採購成本。
股份回購額度尚有272億
提及京東的技術革新,京東正推進物流全環節智能化改造,應用自動化及AI技術實現降本增效。許冉表示:「長期投入將持續鞏固供應鏈優勢,通過價格、產品與服務優化強化用戶體驗,驅動用戶規模與活躍度提升。」她重申集團長期高個位數利潤率目標不變,並表示,長期來看利潤率會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和運營效率的提高而持續提升。
關於股東回報,京東首席財務官單甦表示,年初至今公司已回購約8070萬股A類普通股(相當於4040萬股美國存託股),總額達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約佔流通股數的2.8%。截至公告日期,股份回購計劃項下的剩餘金額為35億美元(約272億港元)。
商家海外備貨 取代直發包裹
此外,京東物流(02618)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胡偉在昨日京東物流的業績會上表示,在國際業務方面,京東物流在全球19個國家都有業務,針對近期關稅政策調整,他觀察到跨境電商正從直發「小包裹」模式加速向海外倉備貨轉型,他認為,此趨勢與公司前期構建的倉儲能力高度契合,將為平台商家提供更優化的綜合物流成本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