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熱點把脈/為何A股公司踴躍赴港上市?\皮海洲

  圖:近期,不少A股公司計劃來港上市,包括正進行招股的寧德時代。

今年以來,A股公司通過「A+H」的方式選擇赴港上市,成為內地與香港兩地股市的一大看點。比如,近日恒瑞醫藥(600276)、寧德時代(300750)相繼宣布正式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與此同時,賽力斯(601127)、兆威機電(003021)、東鵬飲料(605499)等多家A股公司也於近期宣布擬赴港上市。

據初步統計,截至5月5日,今年共有46家A股公司宣布擬赴港上市。其中,已向港交所遞表並獲得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的A股公司有7家。

企業選擇赴港上市,對於A股市場來說,這曾經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同在A股與港股上市的公司,其A股股價明顯高於港股股價。所以對於絕大多數的A股公司來說,是不屑於選擇赴港上市的。只要能在A股上市就不會選擇赴港上市,只有上不了A股的公司才會選擇赴港上市。而且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中,通常都是在港股上市的公司通過「H+A」的方式選擇回歸A股市場。

沒想到近年來這種局面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尤其是今年,A股公司選擇赴港上市似乎成了一種潮流,而且選擇赴港上市的公司,通常都還是行業龍頭,或者是A股市場上的優質公司,抑或是在A股市場上有着較高知名度的公司。一些績差公司或無名公司,想「A+H」股上市,還找不到機會呢。

那麼,A股公司為何會選擇赴港上市呢?究其原因,主要有這樣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港股的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隨着港股與A股的互聯互通,愈來愈多的內地投資者也成了港股的投資者,內地投資者在港股投資者中佔的比例也愈來愈大。而內地投資者在港股投資的主要標的就是來自內地的上市公司,如此一來,內地公司在港股上市不再是被市場遺棄的對象,內地公司在港股上市同樣可以得到一個合適的股價定位。近年來,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中,A股公司的溢價在逐步縮小就是最好的證明。正因為內地公司在港股上市同樣可以得到合適的股價定位,這就意味着赴港上市對內地公司的吸引力在增加。

不僅如此,港交所對A股公司赴港上市也拋出了橄欖枝。比如,港交所降低了A股公司發行H股的門檻,將「A+H」股發行人在香港上市的最低H股數門檻降低至發售股份佔該股「A+H」股發行人同一類別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總數的10%;或相關H股於上市時有至少為30億港元的預期市值,並由公眾人士持有。正因為A股公司發行H股的門檻降低了,這就為A股公司選擇港股上市提供了方便。

再融資流程更便捷

另一方面是不少A股公司也有赴港上市的需求。這種需求至少也有兩點。首先是國際化發展的需要。部分A股公司經過A股上市之後,公司在內地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這些公司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面臨着國際化的問題,所以這些公司需要走向國際化的市場。而香港市場就是A股市場身邊的國際化市場,如此一來,不少A股公司就有了港股上市的願望。

其次是企業融資的需要。雖然A股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服務於上市公司的融資平台,但在A股市場融資同樣受到各方面條件的制約,所以對於一些對融資有着較大需求的公司來說,它們還需要有更多的融資平台。

隨着A股與港股之間的溢價在逐步縮小,港股作為融資平台的作用逐步受到A股上市公司的重視。不僅在港股IPO(首次公開招股)可以拿到一定數量的融資,而且港股的再融資甚至比A股更便捷,可以更好滿足上市公司對融資的需求。也正是基於這樣一些原因,有愈來愈多的A股上市公司選擇通過「A+H」的方式赴港上市。

(作者為財經評論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