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元衛,昵稱「元衛」,大家開玩笑叫他「元外」。他和我很要好,一起讀中學,又一起讀大學。畢業後雖然分開,但不久後就在駐外使館重逢。
元衛的特點是愛好詩歌,他的床邊書架上擺滿著名詩人的選集,他特別愛好郭沫若先生譯著的屈原的《離騷》、《橘頌》,他經常高聲朗讀:
輝煌的橘樹呀,你枝葉紛披,
你生長在這南方,獨立不移,
綠的葉白的花,尖銳的刺,
多麼可愛啊,滿園的果子。
聽着他背,我們也都會背了。
元衛有一副好嗓音,是過路的人發現的。莘莘學子在宿舍閒聊,路過的人聽見元衛朗誦,發現他嗓音好,就對他說,你跟我走一趟。發現元衛嗓音的是一位北京大學廣播室的老廣播員,他把元衛帶到了廣播室,就這樣元衛也成了北京大學廣播室的廣播員。
元衛很喜歡這份工作,每次上大課,他都要提前十分鐘走出教室,去播音室作準備。北京大學的大飯廳,可容納上千人同時就餐,每到中午十二點,一個洪亮的嗓音響起:「北大廣播台,現在開始播音」,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聽新聞。元衛自打當了播音員之後,一次也沒有落過。
元衛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看電影,無論老片新片他都喜歡,特別是《夜半歌聲》、《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許多著名的演員,如白楊、趙丹等,都深深記在他的腦海裏。有些細節,他甚至可以模仿電影中的鏡頭,維妙維肖。
我們在大學四年期間,他洪亮的嗓音,高亢的朗誦,幽默的表演,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至今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