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水浸,拆息連日急降。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從4月底約4厘水平至目前跌穿1厘,供樓負擔減輕,對樓市起到支持作用,帶動市場氣氛轉旺。
在關稅戰下,熱錢湧入本港,金管局本月四度入市,共注入近1300億港元,銀行體系總結餘激增至1741億港元。銀行業水浸之下,H按實際按息跌穿3厘。樓市進入「供平過租」時代。這意味着,每月供款平過每月租金的支出,或代表買樓收租,每個月的租金收入足夠抵銷利息開支,是吸引投資者重投樓市的一大誘因。
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調查,全港143個大型屋苑中,有140個的租金回報率達2.28厘或以上,整體佔比98%。大批屋苑現時供樓開支低於租金,吸引部分租客轉向置業,市場有望出現更多「轉租為買」的需求。
至於「熱錢效應」,對樓市的正面影響亦有跡可尋。金管局對上一次入市是在2020年4月至10月期間,半年內合共85次入市,累計向市場注入逾3600億港元。即使當時本港正值第二、三波疫情爆發,但受惠熱錢泊港,本港樓價於疫情下不跌反升。
目前的減息潮下,銀行定存利率由早前的4、5厘以上高位,回落至現時普遍不足3厘,過往將資金長放銀行「食息」的吸引力大減。相比之下,現時樓市租金回報率平均已升至約3.5厘,已超越定存利率。在資金尋求更佳回報的情況下,物業市場的投資吸引力正逐步回升,釋放更多購買力,樓市將因此受惠,今年樓市見底機會增加。
樓市氣氛轉旺,新盤更越賣越旺。5月上半月一手市場成交近1000宗,比上月同期增加1.2倍。二手方面,中原5月上半月亦促成逾370宗二手買賣,亦比上月同期升逾一成。
(作者為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