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打壓拒絕「下跪」的哈佛大學,美國特朗普政府的行動變得愈加瘋狂,繼早前凍結其數十億美元財政撥款後,昨日又終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及訪問學者的資格。約6800名哈佛國際生面對要麼轉學、要麼失去合法身份的窘境。就在他們徬徨無助之際,港大及港科大及時伸出橄欖枝,歡迎他們來港繼續學業。
哈佛是享負盛名的國際一流院校,人才濟濟,也被譽為美國學術自由的「最後一個堡壘」。當大批美國大學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向政府低頭之際,哈佛依然挺直腰桿,但也因此招致進一步的政治報復。此次打壓大學事件,再次說明了美國當局的野蠻霸道,同時也撕下了所謂的「美國有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的偽裝。昨日德國聯邦科研部長的「美國正在變得黑暗,非常黑暗」評論,可謂一針見血。
美國變得越來越不堪,但對於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的香港來說,則是難得機遇。港科大和港大等本港院校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向哈佛國際生敞開大門,體現了主動作為的態度,值得肯定。香港的大學都享有很高的國際排名,學術氛圍好,為哈佛國際生提供了轉學選擇。不管最終有多少人來港,香港開放、包容、自由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可以說「先贏一仗」。
長久以來,美國之所以能在學術、科研、高科技產業等方面佔據領先地位,廣泛吸納全球優秀人才是主要因素之一。事實上,美國高校的國際生中有較大比率是中國留學生,日前英偉達CEO黃仁勳就曾說「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國人」,這反映了中國留學生對美國的重要性。如今,美國拋棄國際留學生,削弱的不僅是美國大學的實力,對美國整體的傷害也是深遠的。
世界其他地區如法國、德國也「聞風而動」,積極搶奪被美國驅逐的優秀國際人才。香港快人一步,已經佔得先機,接下來要趁熱打鐵,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呼籲本港大學為哈佛學生提供便利措施,正是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