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家國騰飛 事事都得

海洋公園昨日為港產大熊貓龍鳳胎正式命名,家姐叫「加加」,細佬叫「得得」,入境處處長為姐弟倆頒發了「出生紀錄狀」,在全城見證下,牠們正式成為香港大家庭的成員。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向香港贈送了三對大熊貓,「加加」和「得得」是第二對大熊貓「盈盈」和「樂樂」的孩子,去年8月15日出生。九個月過去,當初手掌大的粉紅色小寶寶暴風式成長,如今體重已達到21公斤。一對龍鳳胎命名比賽是城中大事,反應熱烈,共收到35700份建議,最終「加加」和「得得」中選,自然是大有深意。

「加」與「家」、「嘉」同音,有家的元素,寓意「家國騰飛」;「得」與「德」同音,在廣東話中是「一定能做到」的意思,又寓意品德。坊間對兩個名字還有其他的美好解讀。有意見認為,「加加」有兩個「口」,代表港人「擅於搵食」,「力」字偏旁則象徵着「力量」;「加」本身又是「賀」字頭,蘊含洋洋喜氣。至於「得」字,是「雙人」旁,代表「人氣」滿瀉,非常應景。 一言以蔽之,「加加」和「得得」作為香港與內地的感情紐帶,寄託着中央對香港的關愛,彰顯了港人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姐弟倆昨日與媽媽「盈盈」一起亮相,吸引大批粉絲。只見「加加」依偎在媽媽身邊撒嬌,在草坪上爬來爬去;「得得」則不斷探索新場地,一會兒攀木架,一會兒爬樹,一會兒在石頭上打滾。憨態可掬的模樣,把大家的心都融化了。

目前海洋公園共有三對大熊貓,老中青三代同堂,是內地以外全球最多大熊貓的地方,香港因此有了新名片「大熊貓之都」。大熊貓是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大使,自帶流量。現時海洋公園的創意產品逾500個,泰半與大熊貓有關。各界殷切期待,海洋公園及有關方面不僅要細心照顧好國寶,更要圍繞大熊貓發揮更多創意,研發更多產品,推出更多活動,唱響「大熊貓經濟」。

友情鏈接